淮安区:以水为脉 以绿为妆 彰显生态之姿
今年以来,淮安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以水为脉,以绿为妆,整合“湖、河、带”点线资源,串点成面打造运河之都、水韵之城。
立足于“湖” 展现水韵之姿
在新建的占地2.57万平方米的勺湖公园西北角游园,崭新的环形跑道、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上,到处是慢跑运动、打球健身的市民。出门见绿、移步见景的游园为勺湖增添了一份生气、一份活力。今年来,该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发挥规划设计顶层引领作用,围绕月湖、萧湖、荷湖、勺湖、桃花垠“四湖一垠”,紧扣民生功能品质提升理念,大力实施萧湖旅游度假区国际会议中心、月湖周边环境整治、荷湖公园、勺湖游园等项目,打造一个个精美的城市绿色小客厅,推动建筑形态、绿化景观、空间风貌整体和谐,实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周边居民及游客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展现了淮安区的水韵之姿。
构思于“河” 呈现生态之美
近年来,淮安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启动实施黑臭水体整治PPP项目,对清安河、文渠、西汪塘、老涧河等15条河流、排沟及3个湖、池塘进行综合整治,累计新建、改造截污管道63公里,清淤72万立方米,种植绿化36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今年,该区在黑臭水体整治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人行步道、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推动水体整治“后半篇文章”与人居环境完美融合。一条条美丽的景观河道,水清、河畅、景美,为生态城市增添了一份魅力。同时,淮安区加快城市易涝区域整治,建立健全控源截污、雨污分流等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强化水质稳定达标工作,提升生态河湖质效,让“河道整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成为淮安区生态建设的亮点。
着眼于“带” 彰显运河魅力
滨河大道建设工程是淮安区今年3月为策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位于大运河东侧,全长约1.3km,宽24m,为双向四车道,是京杭大运河东堤堤顶道路。经过9个多月的抓紧施工,目前阶段性任务已经接近尾声。今年来,该区积极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工作部署要求,论证编排项目103个,依托里运河、大运河自然资源禀赋,全面推进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全力打造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彰显运河水韵新特色。同时,高标准、系统化推进河西片区开发,全力打造淮安市首个文化主题公园社区“国联河西公园社区”,努力把这个板块打造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的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
许多人不会想到,地处陇中,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的会宁会和绿色生态,花香满城、宜居高颜值等词汇搭上关系。置身...
4月25日下午,由盱眙县法院和泗洪县检察院联合建立的江苏首个野生鸟类生态修复基地,在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
4月16日上午,阴雨绵绵,冷风袭面,湖南邵阳市双清区滨江街道“深度贫困户”帮扶小组成员走在泥泞曲折的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