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经纬首页   >   县域经纬   >   生态环保

    守护“大湖”境美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黄舒 周佳芸  发布时间:2022-07-21

      7月12日,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夏道虎和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青共同为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启用按下全息启动球。当天,该法庭辖区八家基层法院院长签订了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协议。法庭的启用和协议签约,标志着法庭辖区将构建起“保护、打击、预防、修复、联动”五位一体生态司法保护模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9年7月1日,根据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改革的需要,在盱眙县法院设立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跨行政区域集中管辖淮安市(不含涟水、淮阴)、泗洪县、泗阳县一审环境资源案件。

      三年来,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出了一条司法守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特色道路,交出了一份闪亮的“司法答卷”。

      打造环资审判“新样本”

      “如果要归纳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受理案件的类型,可以用‘新’和‘精’两个字来概括。”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庭长孙在桐表示。截至2022年6月底,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共受理案件446件,审结446件。从审结全国首例非法盗采凹土案到首例非法捕捞芡实案,面对纷至沓来的“首例案件”,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充分发挥集中管辖优势,积极推进环资审判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环资审判专业化水平。

      “邀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当庭提供技术咨询意见,有效破解专业事实查明的技术藩篱,能更好地让法庭查明事实、让被告人认罪服法、让公众了解真相,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全国人大代表李叶红在旁听一起非法猎杀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河麂案庭审后说。据了解,该院先后建立了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专家库;在江苏省率先出台了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狩猎刑事案件《量刑指南》等16项环资审判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初步建立了符合洪泽湖流域环资审判规律的审判体系。

      构建多方协同“新格局”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湖跨淮安市、宿迁市三县三区。湖上烟波浩渺,万鸟跃迁,生机勃勃;湖中芦苇林立,犹如披甲勇士护卫这人间明珠;湖下游鱼穿梭,生意盎然。这一汪碧水之下,有多方协同的生态司法在“撑腰”。

      2020年,盱眙法院联合县公安局等4家单位,共同签署全国首个《关于构建凹凸棒黏土矿产资源协同保护机制的实施意见》,被写入2020年度全省法院工作报告;2022年3月,联合泗洪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签订《生态复绿管护协作协议》,形成“司法审判+检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格局,为洪泽湖流域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翻开新篇章;联合法庭管辖的7家基层法院,牵头制定《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积极争取跨域立案、异地巡回开庭等方面的支持,形成惩治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违法犯罪的合力。

      审判实践中,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的法官们始终坚持认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的重要一环。“要管住手、管住嘴、管住头脑,你能看到的野生动物,基本都是受保护的;你犹豫能不能往水里排、山里倒的,基本都是不可以的”。这是该庭法官在巡回审判或普法活动中,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鼎力护‘绿’,利剑斩‘污’。守护绿水青山不仅要依靠司法强制手段,还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凝聚形成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和社会共治体系。”该院分管环资审判的副院长张永丽强调。

      定义生态修复“新方案”

      “被告人马某某犯滥伐林木罪,判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在泗洪县徐洪河右堤迎水坡朱湖镇许圩段补种杨树苗木110株,并负责养护1年,验收成活率需达到85%以上。”2020年8月,盱眙法院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滥伐林木案件,当庭对被告人宣判,对被告人判处刑罚的同时还要求其承担复绿管护责任。

      “惩罚犯罪只是手段,恢复受损坏的环境资源才是目的。”这是盱眙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宪腾对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提出的工作要求。

      今年3月9日,马焕忠等三名被告人种植、养护期满。在宣布了被告人补植复绿林木成活率验收报告后,盱眙法院与泗洪检察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5家单位,共同监督被告人向泗洪县徐洪河河道管理所移交补植复绿林木,系江苏省首例多单位协作实质性修复的成功案例,为全省乃至全国审判滥伐林木案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性执行方案。

      三年来,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不断加大生态要素入刑比重,明确刑事制裁“绿色化”要求,完善“补种复绿”“增殖放流”等修复性裁判执行模式,责令180名被告人承担环境修复责任,累计补栽树苗2673株,增殖放流鱼苗26.3万余尾,缴纳生态修复资金960余万元,构建森林、河湖、土壤、矿产等多维立体保护格局。

      同时,洪泽湖流域环资法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结合区域性生态环境特色,推动设立环境资源审判执行一体化基地,建立了全国首个矿山修复基地、江苏省首个野生鸟类生态修复基地,提升了生态修复效果和司法辐射效应。通过健全和完善生态修复机制,把生态修复纳入社区矫正、个人诚信体系,达到“异地补种、恢复生态、总体平衡”效果。( 黄舒 周佳芸)

    相关推荐

    【会宁县五一劳动奖】园林局:一心只为播绿色

      许多人不会想到,地处陇中,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的会宁会和绿色生态,花香满城、宜居高颜值等词汇搭上关系。置身...

    洪泽湖环资法庭:建立江苏首个野生鸟类生态修复基地

      4月25日下午,由盱眙县法院和泗洪县检察院联合建立的江苏首个野生鸟类生态修复基地,在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

    湖南邵阳双清区滨江街道开展“优化提升义务植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4月16日上午,阴雨绵绵,冷风袭面,湖南邵阳市双清区滨江街道“深度贫困户”帮扶小组成员走在泥泞曲折的山路...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