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科技首页   >   县域科技   >   科技兴农

    团坝镇做强产业扶贫“蛋糕”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青梅  发布时间:2019-06-14

    ——团坝镇农华村发展特色产业助推整村脱贫侧记

    “我们村产业发展得好哟!特别是吊瓜、白茶、花椒、蜜柚,这些产业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自己种植,还是土地出租、到基地务工、年终分红,都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一说到扶贫产业,团坝镇农华村的村民们都赞不绝口。

    自2016年以来,团坝镇农华村先后引进四大特色产业——吊瓜、白茶、花椒、蜜柚。三年多来,农华村产业发展迅速、贫困户收入大幅增长、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18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73%,成功退出省定贫困村序列。如今,昔日的贫困村正逐步变身成富裕村、文明村、和谐村。

    多方考察引进富民产业

    农华村地处大竹县团坝镇西北部,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957户、2889人,耕地面积3511亩。因村民思想守旧、劳动力严重老化,加之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十分落后。2014年,全村被确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2户、53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9%。

    如何精准脱贫?如何增收致富?一大堆问题摆在团坝镇党委、政府和农华村干部们的眼前。最终,村“两委”将目标锁定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上。

    2015年12月,团坝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到浙江安吉考察白茶产业,随行的第一书记黄波详细了解了安吉白茶的发展历程,亲眼见证白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他感觉自己找到了带领全村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金点子”。回来后,及时请来土壤肥料专家到农华村实地考察并取样进行化验分析,证明农华村适宜种植白茶。随即,农华村便流转土地700亩用于白茶种植。

    然而,白茶虽好,想要获得收益,从种茶树苗到可采摘成茶还需要3年以上时间。如何在这段时间让群众多渠道增收,仍是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

    “长远持久的特色产业虽然好,可是远水不解近渴。如果不能让群众见到近期收益,就会挫伤大家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经过多方考察,农华村找到了另一种“金宝贝”——吊瓜。吊瓜栽种易成活、易管理,见效快,种植一次可管6年,省人工、省成本,就连缺乏劳动力的老年人,一人也能管理好几亩,而且那些不适合种植白茶的土地却适合种植吊瓜。这非常适合村里的发展需要,正好做到产业互补、长短结合。

    千方百计助农持续增收

    合作社的带动是发展产业的关键。为了使引进的各项产业能发展、卖得出、能致富,团坝镇引进了大竹县同人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竹县光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华花椒专业合作社、金红蜜柚专业合作社分别引领四大产业的发展。

    “村民获得了实际收益,对村上发展的产业都很认可。在最开始发动群众流转土地的时候,因思想守旧,很多群众对发展新型产业都不大支持的。”那时,村“两委”干部一个院坝一个院坝开会,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经过不懈地努力,工作局面逐渐打开。

    2015年至2017年,农华村先后发展700亩白茶、500亩吊瓜、450亩花椒和200亩金红蜜柚。

    农华村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除了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外,还对农产品进行统一加工和销售。仅光胜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吸引了105户村民入股,村民不但可以在专合社吊瓜基地务工,还可以享受年底分红,专合社生产的吊瓜瓜子远销到到成都、上海等地。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示范带动他人干。有了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示范,周边村民也跟着发展起了特色产业。农华村六组杨吉万、五星村雷文志、新生村雷文生、中元村张昌荣分别发展起上百亩的吊瓜;农华村12户贫困户和200余户非贫困群众发展白茶种植面积达400余亩。

    “我妻子每年采茶季在巴蜀玉叶公司当炒茶师,每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自己也在基地季节性务工,加上自家种植的白茶,每年至少能挣1万多元”。白坝村五组贫困户曾强敏开心地给大家算着家庭收入账。

    “村上的产业基地,能常年解决50余人的务工问题,在农忙时节,能吸纳好几百人。”产业的发展不但使村民获得了土地租金、年终产业分红,还能够帮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三年多来,农华村村民仅务工收入达300万元,其中贫困户收入就达200万元,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同时,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创收9.5万元。

    相关推荐

    宝鸡千阳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基地

    据来自千阳县农业农村局的消息,按照“一年创建、两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的总体安排,未来三年千阳县将投入资...

    走,去看看“农科城”春耕咋就不一般

      摘要:陕西杨凌,春耕正酣。 麦田边、实验室,种子的繁育正在加速;茶舍里、大棚中,新技术新品种带给职业农民“...

    科技×农业:“中国蔬菜第一县”的产业升级之路

    原标题:科技×农业:“中国蔬菜第一县”的产业升级之路说起山东莘县,别说其他省份,就连山东省内也有不少人...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