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店镇三里村:三园一体新模式 增强扶贫新动能
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三里村在党委政府的带动和支持下,着力打造科技孵化园、自主创业园和就业务工园,规划流转土地500多亩建立扶贫基地,以种植早春西瓜和延秋莴笋等为主,每棚每年净收入达1万余元,使当地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的美好愿望。
科技扶贫孵化园由安徽省科技扶贫项目资金和三里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孙广伟共同投资建设,共建设多层覆盖大棚40亩,借助省农科院科技人员作为技术支撑,采取大棚多层覆盖+新品种+新技术的高效增收模式和合作社+贫困户+人才+市场的增收脱贫模式。“主要是让当地农民在该园区内学习先进大棚种植技术,学习好技术后可以在就业务工园内打工获得收入,也可以在自主创业园利用自己学来的技术承包大棚获得收入。”来自宿州市埇桥区科技局的三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叶松涛如是说。
自主创业园由村里利用扶贫工厂建设资金,由村兴农公司统一流转土地牵头建设村扶贫农场,为有技术有创业意愿却无资金建设大棚的贫困户提供创业发展渠道。目前,三里村共建设温室大棚2座,多层覆盖大棚22座。自主创业园内的温室大棚由村兴农公司自主经营管理,由村里选拔并聘请两名扶贫小组长轮流管护,并由埇桥区科技局从市农科院选派一名科技人员长期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而多层覆盖大棚则以廉价租给贫困户种植,并按照统一机耕、种苗、施肥、技术、销售五统一和分户管理的方式为承租贫困户服务,收益则全部为贫困户所有,每户可实现年收入2万余元。
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吕金波(左二)在扶贫点
就业务工园则主要由新型主体锦鸿种植家庭农场投资建设,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而对有务工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就近就业岗位,目前该园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0余人,许多不愿出远门打工的贫困户也选择在该园就近就业。
据悉,园区建成后将直接促进贫困户参与学习技术和致富门路,带动7个新型主体65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并吸纳就业工人约1000人,同时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据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吕金波介绍,大店镇三里村的三园一体模式是已经为该村实现脱贫提供强劲新动力新模式,下一步结对帮扶单位将指导参与完善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点,扶贫增收的样板基地,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曹保春)
相关推荐
11月7日,中国网县域经济频道与中诚炭基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国家农业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会议大厅举行。...
2019年11月2日—3日,为期两天的洞见学院“国家产业政策与项目资金申报专题峰会”在北京骏马国际酒店隆重召开...
英媒关注中国研发真空管道超高速列车:比现有高铁快3倍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英媒称,在中国的“超级高铁”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