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人物首页   >   县域人物   >   人物访谈

    在逆境中茁壮成长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青梅 ​胡兴菊  发布时间:2019-05-13

    ——记旺苍县柏杨村示范脱贫户吴映泽

    走进旺苍北部山区最北边的檬子乡柏杨村河水社,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座格调一致的楼房有序的排列在河畔,这里就是柏杨村居民安置点。笔者见到高高瘦瘦的吴映泽时,他正双手端着一块蜂巢仔细地研究着。一阵寒暄后,主人公吴映泽将他风风雨雨50载的故事娓娓道来。

    不幸的家庭坚强的少年

    柏杨村离檬子场镇有一百多里路,老百姓祖祖辈辈就靠双手在这大山里种地维持生活。吴映泽的哥哥是智障,弟弟是聋哑,从小就是他照顾他们,因为家里太穷,上不起学,每当吴映泽看到同龄小伙伴都走进了学校,他羡慕极了!常常偷偷趴在窗外,听老师讲课和孩子们的朗读。

    直到九岁那年,吴映泽的父母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终于让吴映泽背上书包走进了学校,但是,年纪小小的他并没有放下自己的责任,他每天要把一家人的早饭煮好,照顾哥哥和弟弟吃了才能去上课,尽管每天都很累,但他能坐在教室里读书心里还是幸福的。就这样风风雨雨过了六年,让他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小学毕业后要到两百多里的英萃镇读初中,车费、生活费、学费.....开支可是小学的好几倍呢。吴映泽为了给家中减轻负担,不忍心看着父母拖着病痛的身体早出晚归,就主动放弃了上学,在家帮父母干农活、做家务。其间的辛酸让他流过多少汗水和泪水,但他稚嫩的双肩扛起却是一份无怨无悔的责任,他,就是照亮一个家庭的星光。

    弘扬家风孝老敬亲

    转眼几年过去,吴映泽长成大小伙了。他虽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他默默地关心着每一位家人,耐心地教哥哥和弟弟干农活、做家务,给生病的爷爷奶奶送茶送饭。十多年来,他辛勤地坚守家园,精心照顾着家人,努力做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吴映泽三十多岁成家,后来有了两个孩子,生活更是捉襟见肘,他和妻子相互扶持,敬老爱子,关心手足,吴映泽心里一直有一个心愿,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出路,再穷也要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去看看山外的世界,去改变他们的命运,他想到也做到了,不论有多苦多累,他都要求孩子们安心在学校读书。在两个孩子读初中时,妻子患病,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还没来得及送到医院抢救,就永远离开了他们。“那几年,家里处处都需要钱啊,当时学费高,两个娃读书,每年都要欠几千块钱账,直到老大大学毕业后才慢慢还完。两个娃儿都还算争气,老二现在在成都师范学院读书。”吴映泽说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母亲因急病走了,哥哥也因意外走了。父亲近80岁,眼花了,耳朵也聋了,好在弟弟多少能帮忙干一些体力活。刚刚年过50的吴映泽却早早地驼了背,仿佛经历过的风霜雨雪全写在脸上,但他的内心是坚强的、乐观的。

    潜心学艺谋求出路

    2009年,一个朋友看到吴映泽家的生活还没有走出困境,就介绍他到陕西宁强去和别人学种天麻,在朋友的带领下,经常在深山中风餐露宿,挖地、下种、管理......虽然他只是小学文化,但他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对天麻生长的环境、气候、怎样管理都记在笔记本上,写不起的字就用拼音代替,通过两年的学习和实践,他成了种天麻的能手,他朋友很赏识他,放手让他管理几十亩天麻。

    2012年,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坚定了发家致富的决心。“从宁强回来的路上,看见了一窝野生天麻,挖起来只有两个大天麻,有一捧小天麻,我把这捧小天麻带到山上一个隐蔽的地方种起,第二年竟然收了40多斤天麻哦”,“我想,这里这么适合天麻生长,我何不自己回家种天麻呢,干嘛还要给别人干呢。”于是,吴映泽毅然回到家开始自己种天麻。开始没有更多的种子,只是零星的种一些,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种天麻上。从此每年都有一笔稳定的收入供孩子们读书和还一些债,这个不幸的家庭终于看到了希望。

    转变思路全村致富

    2014年,广元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帮扶柏杨村,了解到吴映泽有种天麻的技术,就为他们提供种子,让全村都把空地腾出来种天麻,由吴映泽担任技术指导,吴映泽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这份美差。这几年来,他从张家地里走到李家地里,从早上忙到深夜,不厌其烦地指导村民种天麻。自2014年以来,吴映泽在柏杨村带教了不少徒弟,天麻长得一年比一年好,收获的天麻一年比一年多。他们只管种,不愁销售,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的收购商,亲自开车到柏杨村,活天麻以10元一斤现场收走,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吴映泽根据大山的有利条件,还养了二三十箱蜜蜂,每年还可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前年气候适宜,我一箱蜂蜜就取了50多斤,那时价格便宜,一年共卖了一万元左右。去年卖80元一斤,收入翻了一番,女儿和儿子还在网上帮我推销,效果非常好!”他手舞足蹈的说着,“今年职业技术学院说还要给我们送一批蜜蜂来,我打算养一百箱”。吴映泽从心底尝到了养蜂的甜头。

    他养蜂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不把蜂箱集中放,这个山坡处放三五箱,那个小树林放七八箱,为的是蜜蜂能就近采花蜜。他每年的蜂蜜色泽比别家的都要好。

    他带领柏杨村的村民种天麻、养蜜蜂,传授种植技术。付出终有回报,2016年,他家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500元,不但顺利脱了贫,还被评为广元市示范脱贫户。“我没有想到,我一个小学毕业生,还能给村里贡献一份力量,为村民当种天麻技术指导员。现在儿子还经常给我买一些种植技术方面的书让我学习。感谢党和政府啊,要不是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一家老小可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呢。”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村民,在这大山里坚守了50年,奋斗了50年,生活的重担不但没有压弯他的脊梁,反而让他变得像大山一样执着和坚强,终于苦尽甘来,把一份苦难和艰辛酿造成了幸福的新生活,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乐观精神,无私帮助村民共同致富故事,更是感动了乡亲们。逆境,让他的羽翼更加丰满;逆境,让他的内心更加强大;这个在逆境中茁壮成长的汉子——吴映泽,乡亲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胡兴菊)

    相关推荐

    【喜报】洪泽法院李海燕同志荣获区“五一劳动奖章”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7日下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召开“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 ...

    悬壶济世 医德为先——记白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棋

      四月的景泰大地,春风送暖,花开娇艳。  记者踏进景泰县玄道理疗馆,一位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王女士将一面...

    扎根扶贫一线 争当扶贫先锋——河南省郸城县法警朱景明驻村扶贫纪实

      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便成为千千万万个突...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