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县女村支书易晓金 重病仍坚守在扶贫一线
抗洪抢险她冲在最前面、带领群众发展脐橙产业、积极争取项目修通组公路、带病工作奋战在扶贫一线……件件实事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在她的心里,老百姓的事就是最大的事,只有办好了、办实了,她才觉得压在心头的石头落了地,才觉得踏实。
她用自己的真心、细心、信心、爱心,把每一个老百姓都当做自己的亲人,让村民过上幸福快乐生活是她的人生追求,也是这位女村支书的心愿。为村里的发展能打硬仗,为百姓的服务她全力以赴,她用一腔真诚赢得了党组织的信任,得到了百姓的一致赞誉。
她叫易晓金,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黄龙镇石泥村女支部书记,身患中晚期肺癌仍坚守在扶贫一线工作的“女铁人。”5月19日,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宁县委书记秦立军做出批示,5月14日,新宁县委副书记、县长谭精益专程来到石泥村看望慰问了易晓金。该县发出号召:全县党员干部要学习易晓金扎实肯干的精神。
近段时间来,易晓金自写“生死自负报告”带病返回一线扶贫工作的感人事迹在夫夷大地广为流传,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用忠诚与奉献实干担当作为,书写了一曲新时代基层共产党员为事业不懈奋斗的赞歌。
写下生死自负报告
“我没什么可说的,仅仅是在村里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5月21日,来到邵阳市新宁县黄龙镇石泥村,该村女支书易晓金正和村主任蒋仕文在村集体经济脐橙园里察看脐橙挂果情况。
眼前的易晓金留着齐耳短发,衣着朴素,虽面容有些憔悴,但让人丝毫看不出大病初愈的样子。来石泥村前,我们先来到当地黄龙镇政府,并向镇党委书记李斌说明了来意。在李斌的办公室里,他给我们讲起了易晓金一些平凡但不平常的小故事,讲述中一位基层年轻女支书带病坚持为党工作的剪影历历浮现在笔者眼前……
2月20日晚,这是一次特殊的镇党政联席会议。
会上,石泥村女支书易晓金强烈要求回到村委工作,并拿出已写好的生死自负报告再次递上。党政联席会议记录记载:“在家属同意和支持、做好承诺并坚持干部任职制度和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同意易晓金主持工作,但考虑其身体原因,分工时要减轻其所负责的具体事务……”
因什么事要重回村委工作?自己为何还要写下生死自负的报告?原来:200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该村任妇女主任职务,2017年4月,易晓金被群众推选担任村支部书记。去年8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诊断为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经过治疗,今年1月28日复诊结果显示:易晓金的肺部肿块及脑转移瘤均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在得知癌细胞被控制后,易晓金问医生:“我还能正常工作吗?”得到肯定答复,她马上要求医生:“请您给我开张证明!”
带着证明回到村里,并向政府多次要求返回工作岗位,她说:“我知道自己随时可能会倒下,但倒下之前就要干好手中的工作,就是我对生命最大的珍惜和尊重!我向组织写下生死自负报告,要求返回扶贫一线工作。”但党组织考虑她的身体原因,一直犹豫不决。可她说出的这一理由,会上全镇所有干部无人反驳,最后同意了她继续工作的要求。
“我担任乡镇党委书记9年了,这是最难表态的一次会议。”李斌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易晓金的生命价值观,我无法辩驳,只有敬佩和尊重,但从爱护干部的角度出发,我觉得于心不忍。”而在这次会议之前,被易晓金“纠缠”的不止李斌。
石泥村是新宁县妇联对口扶贫点。“那段时间,晓金书记每次和我见面或打电话、发信息,都是态度坚决地要求回到村里工作。”新宁县妇联主席周湘琼说,“组织找她谈话,考虑她的身体状况,提出了一种工作方案,待遇不变,工作有选择性地做。”
不过,对于这个方案,易晓金不同意:“如果我不能在一线工作,我凭什么拿这份工资呢?”“我跟李斌书记经过5次沟通,并向县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做了汇报,组织尊重了她的选择。”周湘琼说,“晓金有情怀,我们组织更加要有关怀。”
在回村里的路上,我们碰上了今年72岁的12组村民雷光耀。他对我们说:“易书记是个好书记,我组以前没有公路,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她带着病痛多次来组上开会,修通了这条通组水泥路。”
问她患这么重的病,还写下生死自负报告,是为了工作不要命。易晓金说:“没有命哪里还有工作呢?我是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提出继续工作的。对于珍惜生命,我有自己的理解,一个人病了,就必须躺在床上等死吗?相反,我觉得干好工作才是对生命最大程度的珍惜和尊重。”
当支书舍小家为大家
石泥村位于该镇中部,省道S218横穿而过,与清江桥乡相邻,距新宁县城17公里,属非贫困村。2017年精准识别后全村共有贫困户69户,贫困人口258人,目前未脱贫18户56人。该村以脐橙为主要经济作物,全村脐橙4500亩。
2017年4月,石泥村迎来了建村以来的第一位女村支书。易晓金这次被组织委以重任,她直言:“最开始有些不自信,不太愿意接受。”
一上任,她却仿佛变了一个人。带领村干部走访群众,解决矛盾,发展产业,环境整治,易晓金的干劲在上任后就渐渐展现出来。在石泥村每个村组都留下了她的脚印,在扶贫第一线有她最忙碌的身影……
2017年,易晓金支书上任不久,新宁县遭遇了一场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7月1日,由于连续大雨,夫夷江洪水猛涨,超出警戒线10.2米,石泥村7、8、9组沿江群众告急:贺山冲、堰塘冲等山塘面临塌方。
易晓金带领村干部迅速行动,与县妇联驻村工作队员组织党员群众抢险疏散群众,把老弱病残转移到安全地带。可是,有部分老百姓不愿意转移,怎么办?洪水已经漫到了路面,再不撤离,等到天黑路淹时,想撤离都难了。这3个组共100多户400多人。“我们一定要一家一户做工作,要在天黑前把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不能有一人伤亡。”易书记当机立断,安排村支两委分散到各户分别做村民工作,冒着瓢泼大雨对不理解的群众进行劝解直到全部撤离危险区。
洪水退后,又组织人员清理卫生和瘟疫防治,并展开慰问受灾严重的吕开茂,陈连青等几户村民,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油米,解决了燃眉之急。
“易晓金年轻有干劲,2017年抗洪抢险她冲在最前面,一个女人家不怕苦不怕累,让我们佩服。”说起前年石泥村抗洪抢险的那段经历,镇人大主席蒋廉东伸出大母指连连夸赞。
脐橙是该村的主打产业,易晓金认为:只有大力发展脐橙产业,石泥村才能脱贫致富。石泥村牛角滩(石床)的161.42亩脐橙园的国土整改项目是易晓金上任大刀阔斧接手的一个项目,也是花心思最多最大的项目。
这块地栽种的脐橙树老化特别严重,产量年年下降。易晓金说,“这个聚宝盆,不改造就荒废了。”可要改造这块脐橙园,又谈何容易。不要说立项有难度,这脐橙园涉及到石泥村7、8、9三个组的106户370人,要做通每个人的工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对此,易晓金组织全村党员以及群众代表开会后决定分两步走,一边向有关部门打整改报告,一边带村干部上门做农户工作。
9组村民曾松青家在牛角滩的地最多。他最初强烈反对土地整改。“我家有3.8亩地,每年脐橙收入在4万元左右。改造从长远来说虽然是好事,但却意味着我家至少5年内这块没收入了。”曾松青说,“但晓金书记多次上门做我工作,说整改后重新分,我们家分散的十七八块地变成一块了。栽种更科学,好管理,产量也会大大提高,我觉得人还是要往远处看,也就同意了。”直至最后一名农户陈湘洋签字同意,土地整改这项工作易晓金已做了3个多月。
去年,牛角滩脐橙园整改项目正式立项。我们来到夫夷江畔的牛角滩整改项目地,土地整理得方方正正,肥沃的土地上今年全种植了油菜。说起这个项目的艰难和工作开展的难度,村主任蒋仕文对易晓金从此刮目相看:“当村干部做工作,我很少佩服人的。但易晓金别看是个女人,她比我们这些大男人强多了,这个项目在她手里还真搞成了。在她入院治疗期间,经常打电话给我询问村里的工作情况。”看似简朴的话语,恰是他对易晓金最大的肯定。
“村里的事,就是再难也要尽职尽责地干好。这个项目能搞好,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全体村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能有如些大的动力,是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是有蒋仕文主任不计个人得失和村班子成员的全力帮我。”在牛角滩脐橙园整改项目基地上,易晓金的言语里对村干部充满了感激。
只要命在就要好好干
“她心里装着石泥村、惦记着村民,一门心思为村里干实事。这么好的人,怎么就得了这种病呢?”说起村里的书记易晓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并为她的病情而担心。
2018年7月底,易晓金发现身体出了状况,经常感到头疼、低烧、咳嗽。原以为是感冒,直到有一次开完会,她连车钥匙都拿不稳了,才匆匆请假。8月10日,在湖南省肿瘤医院里做了检查。“我拿到检查报告单一看,是肺癌,医生说已是中晚期,相当严重,我当时双腿无力就跪下了。”回忆起这一幕,易晓金的丈夫黄泽民眼眶湿润。
“去年9月底,我听说她老公在向亲戚朋友借钱了,当时已经有干部提出,在党员和干部中组织一次捐款,帮晓金书记渡过难关。”李斌说,在征求易晓金意见的时候,遭到了她的拒绝,“她说她老公有办法,还没到向组织伸手的时候。”
面对妻子近40万的医药费,黄泽民把多年前夫妻俩努力打拼,在县城买的房子卖掉了。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易晓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今年1月28日,黄泽民带易晓金去医院复诊,复诊结果显示:易晓金的肺部肿块及脑转移瘤均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消失。
易晓金在得到医院的证明,可以工作时一下子精神上来了。可丈夫坚决不同意妻子回到村里工作。僵持不下,夫妻俩把决定权交给父亲。
易晓金的父亲叫易平,快70岁了。曾在清泉村担任过9年村支书,有着33年的党龄。“当时他们来征求我的意见,我是完全赞成工作的。”易老跟笔者说。“晓金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她有责任干完这一届,给自己给老百姓给组织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今年2月12日,易晓金给黄龙镇党委和政府写了要求恢复工作的《报告》。其内容写到:“经所有家人及亲友的一致同意,我继续从事村里工作,在工作期间,不因身体不适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所有后果自行承担,恳请组织一如既往地信任支持我为盼……”
“回到工作岗位,她又开始忘我地工作了。因工作关系,我经常与她在一起。她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县妇联副主席、驻石泥村第一书记孟玲玲说。
陈立汉是易晓金结对帮扶的贫困户,56岁13组村民,其妻子是哑巴,因残致贫。为了帮助他家解决困难,帮扶他发展养殖业,为其残疾妻子捐衣捐物,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徐景发家有贫困人口6人,其女婿确诊为肝癌,易书记多次上门慰问并给他带去慰问金,帮扶他家发展产业摆脱贫困;91岁的老党员曹远益,身体虚弱行动不便,易晓金每次走访嘘寒问暖,给老人送去慰问金……
群众的事情穿心过,自己的事情风吹过。一桩桩一件件,易晓金总是在平常工作的细节之处、扶危济困的大义之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对脱贫工作的责任与忠诚。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说起今后的奋斗目标,易晓金说:“只要自己不倒下,就要尽心尽责把村里的事干好。还有56个村民没脱贫,不能中途当逃兵。”话虽不多,流露的却是一腔为民服务的情怀。12组和13组的组道急需硬化,组上部分山塘水圳需要维修,村里群众饮水工程也要启动……易晓金,你要尽快康复,这些项目都需要你这个带头人。(王祥刚 尹建国 杨坚)
相关推荐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7日下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召开“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 ...
四月的景泰大地,春风送暖,花开娇艳。 记者踏进景泰县玄道理疗馆,一位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王女士将一面...
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便成为千千万万个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