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桐:让“盛京满绣”绣出美好生活
近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沈阳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暨‘盛京1636’第三届沈阳国际旗袍文化节”,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前隆重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宣布开幕,中国网县域经济事业部主任魏秀琴参加了此次活动,盛京满绣精心绣制的旗袍在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开幕式上一枝独秀,光彩照人,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沈阳籍超模、中国超级模特冠军耿璇,身着盛京满绣制作的旗袍斗篷步入主舞台。站在巨大的剑鼓之上,她将斗篷展开,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幅巨大《盛京全景图》,令人为之惊叹。《盛京全景图》被称为“全国最长画卷”,将其在斗篷之上加以表现,充分展现了盛京满绣深厚的艺术功底!
中国模特、环球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评委、2018年中国汉服推广大使曲迪娜身着盛京满绣为她量身打造的旗袍精彩亮相,华丽转身,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秀场,践行盛京满绣要让非遗“行走的中国美”设计理念,呈现十分完美的惊艳亮相。
立足旗袍,传承文化。盛京满绣深耕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全力呈现“最美”旗袍,让民众感受民族永久魅力和新时代风采,在此次旗袍文化节期间,盛京满绣让旗袍文化、满绣文化与世界艺术的交融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充分展现了旗袍文化的魅力。
为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增加绚丽色彩的,正是沈阳盛京满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掌门人、盛京满绣第四代传承人杨晓桐女士。
杨晓桐,这是她的汉文名字,她的满文名字叫巴彦殊兰,从小恪守满族大家闺秀的教育,精通刺绣。主要以满族打字绣和盘金绣为主,1992年至今已有上千幅作品,代表作包括《清明上河图》全图等,一些文艺界名人,也来找杨晓桐绣制演出服装。
那么,什么是满绣呢?
杨晓桐告诉笔者,满绣是满族刺绣的简称,是清朝时期皇家文化、地位等级的标志,所以又被称为“中国清朝皇族刺绣”。几百年前,女真族人根据生活的需要,在缝制衣服和钉线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手工艺术,经过众多女真族人和满族女子的传承,逐渐发展成以针代笔,用线在织物上缝制图案,最终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后,满绣成为皇家文化、地位等级的标志。
杨晓桐介绍,目前“盛京满绣”产品涵盖艺术品、服饰用品、家居用品、汽车饰品、商务休闲用品、旅游文创产品、休闲食品等七大类150余种。拥有涉及挂画、旗袍、扇面、披肩、车挂、手包等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10万余幅艺术绣品。在手工艺生产上,我们从使用的刺绣用具、底布、3000多种色度的绣线,到最终成型的绣品,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在创意设计上,我们注重时尚设计的介入、当代艺术精髓的注入,开启了跨界设计之路。我们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2018年实现产值9000多万元。
杨晓桐表示,“盛京满绣”这一重点扶贫项目,意在尽快让贫困人口早日实现脱贫增收,同时又能实现传统技艺的传承。对留守在家的农村妇女来说,既能在家门口就业挣钱,又能照顾家里农活,是一个脱贫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满绣简单易学,只要有点针线活底子,经过短期培训都能上手,每个绣品由盛京满绣支付480元钱,最低年收入可达到2万元左右。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网县域经济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重要的频道之一,秉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中国网县域经济将深度报道“盛京满绣”文化传承,承担传播重点优秀扶贫项目的社会责任,我们将充分利用自身在县域经济方面的独特地位和巨大优势,将“满绣文化”宣传到底、推广到位,对满绣传统文化所拥有的历史文化及艺术精髓予以充分的展示。
“盛京满绣坊”致力于弘扬盛京满绣文化,用产品丰富大众文化精神世界,用针线讲述盛京满绣的故事,用技艺增加从业人员价值,使盛京满绣成为戴在头上、披在肩上、提在手上、着在身上、穿在脚上、摆在案上、挂在墙上,可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刻在心上的随处可及的鲜活艺术。
2018年,盛京满绣被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列为《视觉中国——行走的中国美》参展项目,杨晓桐带着她的满绣作品到法国卢浮宫等世界各地巡展。看到一针一线编制出来的美丽图案,引得国外观赏者啧啧称奇,纷纷表达了喜爱之情。杨晓桐的工作室光是来自欧洲的满绣工艺品订单就排到了2021年。
古老的工艺如今能够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杨晓桐看来,这本身就是盛世文化的一种体现。
“国家不强大,民族不强大,文化也就没有立足之地。因为祖国强大了,我们的手艺才会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瞩目。”杨晓桐自豪地说。(魏秀琴 雪峰)
相关推荐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7日下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召开“五一”劳模先进代表座谈会, ...
四月的景泰大地,春风送暖,花开娇艳。 记者踏进景泰县玄道理疗馆,一位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王女士将一面...
从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方略,到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驻村干部便成为千千万万个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