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文化首页   >   县域文化   >   县域风俗

    解读红色教育   点亮民俗文化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青梅 周小红  发布时间:2018-06-14

    蔚蓝的天空之下,朵朵白云随意变化着形状向前挪动着,阳光下反光的大厦玻璃变得无比灿烂,绿树成阴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释放出欢声笑语。六月初的一个下午,走进会宁县邢永强先生的个人展馆,让人大开眼界,肃然起敬,在会宁这样一个小县城里,居然有人如此执着的走在解读红色教育,点亮民俗文化这条路上,坚守着这份厚重的历史文化,亲力亲为的传播红色精神,寄希望于红色题材的展品中,犹如浩瀚沙漠中的一点绿,点缀着这片干渴的土地。为社会的发展积攒着文化底蕴,成为推动红色教育努力前行的力量,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走这条路。

    收藏梦的开始

    邢永强先生把收藏作为自己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藏品足够印证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让没有经历过那段红色岁月的人,从大量的藏品中看到革命发展历程,接受红色教育。70后的邢永强先生,低调、虔诚、守法,他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都投入其中,竭尽所能,收藏了具有时代变迁标签的书籍、画册和典型的农耕用具等等,这份坚持,值得敬佩和深思!

    1936年三军会师会宁,朱德总司令就居住于会宁县刑家台子刑家大院,红军的一言一行,以及红军的机智、勇敢和为民谋幸福的精神,深深感动着邢永强的长辈们,这段故事也成为刑家永恒的骄傲和说教孩子的范本。从此他和革命故事结缘,奠定了他的红色革命情结和红色梦。邢永强的父辈们有从政,行医和教书育人的,在这样一个浓厚文化底蕴的家庭中,培育了他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他依然走在收藏和传播文化这条路上,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那些过往的岁月,继承先辈们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建设国家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从小学开始,就把大人给的零花钱全部用于买主席像章和书画,而其他的同龄人都会去吃棒冰,流着口水守着梦,那时候的生活是艰辛的”邢永强这样回忆着自己的童年。他的童年是在忍受着棒冰的诱惑,而积攒着梦想前行的力量,从懵懂的年龄开始,他就开始及自己所能,收集红色题材的像章和书籍,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审视那段让自己崇拜的故事。历史人物和红军的故事成为指导他前行的灯塔,故事中的人和事深深感动着自己,传播这种精神成他心中不灭的梦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龄的增长,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了。步入社会的邢永强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坚守着这种情怀,初入社会时,他的生活并不是很理想,和普通的劳动者一样,通过自己的苦力和汗水支撑着简单的生活,在风里雨里,在酷暑寒天,只要有活干,他就开着三轮车,为米折腰。生活是艰难的,梦想是逼真的,在最艰难的日子中,他的藏品足以兑换成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他未曾动过此念头,依然饱尝着精神世界的满足,把灵魂深深安放在那些渊博的红色文化中,洗礼着自己饱受劳苦的躯体,依旧静静的享受着生活,继续着收藏者的生活。

    解读红色藏品背后的故事

    邢永强的收藏可分为两大板块,即红色题材的像章和书籍、报刊杂志,反映民俗文化的农耕时期的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邢永强的红色藏品多达20000多件,其中有3000件已展出。1968年的毛主席标准像是他觉得最有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的藏品。“1968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没有文革就没有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虽然给当时的中国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给毛主席一生的功绩都是有影响的,但是,就要查阅史料,正确对待,才是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方法。在革命建设时期,依然彰显着毛主席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少有的主席巨幅像。”他如此解说着这幅像后面的历史故事。

    邢永强简单介绍了毛主席去安源的铸铁材质画像,年轻时的毛主席从骨子里透露着那份坚定,画像中的主席英俊干练,身着长衫,一手拿油纸伞,一手紧握拳头,身后是滚滚的乌云,似乎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走在风雨中的步履依旧是坚定的。该画以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去安源组织工人大罢工为题材,1922年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奠定了毛主席是中国工人运动领袖的地位,传播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当时这幅画最多的是油画,而铁材质的画较少。这幅画是邢永强先生最喜欢的画,因为这幅画中的青年毛泽东的与众不同和先知先觉的革命思想,因为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淡定从容、充满斗志,为革命长途跋涉,风雨兼程,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集现实与梦想一身的年轻人。毛泽东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在崎岖坎坷的小路上,风吹动着他的长袍,即将来临的暴风雨和他的平静自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幅画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和鼓励。

    最温馨的画莫过于毛主席以私人身份去刘少奇家做客和60年第一次回家乡的画。画中的主席平易近人,和刘少奇的子女亲切交谈。刘少奇的女儿亲切叫道:“毛伯伯,您好”。毛主席稍微弯腰,握着刘少奇女儿的手,俨然是一位慈父,亲切可敬。60年在家乡的画,毛主席手夹香烟,谈笑风生,画面中的人们也是笑容可掬,一片和谐,点滴间展示着毛主席的大将风范和蔼可亲的一面。

    从具有时代背景的毛主席像章、画册、书籍,深刻解读着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革命时期,也体现了革命先烈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为追求美好生活不怕牺牲的可贵精神。

    农耕文化的延续

    随着城镇化和机械化的发展,原始的农耕文化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读懂最初的劳作方式和劳动变迁,莫过于是农具的不断进化和发展。要说农耕文化的发展,从邢永强所成列的农具变迁中,深深叹服祖辈们的劳动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邢永强所有农耕文化的展品,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耕文化的发展变迁,从清代开始,都是寻常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日常用的照明灯,很难想象在他的展馆里,你可以惊喜的发现最原始的灯是石灯,也可以看到我们的祖辈就地取材,通过凿、刻等工艺,制作成可以放油的石灯,里面可以放上线,点燃线就可以照明,一直发展到比较先进的煤油灯,反映着祖辈的心灵手巧。在不断的生产生活中,他们用实践检验着生活,同时指导着生活,更新着生产生活用具,方便着日常生活,美化着生活。

    “油担”大多数人对这个名词恐怕是陌生的,油是千年来衡量普通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标杆,“油担”的文化历史已历经上千年,就会宁对“油担”的记录也有几百年的历史,“油担”作为最早制作油的简单操作工具,也是百姓心中很神圣的工具,而邢永强先生历经波折,把记录百姓生活水准的“油担”请进了他的展馆,他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厚重的农耕文化,汲取祖辈顽强的劳作精神和奇妙的工艺制作。

    邢永强的农耕展品从照明、劳作工具一应俱全,全面反映千年来,我们父辈辛勤劳作和创作劳动工具的过程,也展现了农耕的时代变迁。

    历史已经定格在昨天的故事中,邢永强用自己的方式祭奠着那些逝去的灵魂,将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怀永记心间,不断解读,重温这种情怀。希望传承,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年,发扬谦虚谨慎的革命精神。他的展馆从2015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天都有游客来参观,有的悄悄的来,悄悄的走,有的叹为观止,有的还会留下题词,有的……是浮华中灵魂的安放处。

    邢永强表示,下一步在这个红色纪念馆布展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借鉴延安、井冈山等地红色纪念馆的经验和做法,打破传统布展的束缚,适当采用声、光、电、多媒体、半景画等,配有模型、油画、雕塑、剪纸、图表、照片、民歌及场景复原等辅助展品,全方位、真实地再现当年历史风貌及场景,给参观者以历史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同时让更多的年轻人们来这里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感受现代生活日益幸福和谐的来之不及。

    甘肃电视台和会宁电视台曾经对他的展馆进行过专题报道,也得到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他的展馆已初具规模,在个人展馆中独具一格,面积达1200平方米,展品有红色教育板块和农耕民俗文化板块,成为深层解读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参照物。他免费对外开放,希望有有更多的群众来参观受教育,也积极的筹备大型的展览会。他用朴实的语言,前卫的思想,把历史的画卷刻画成一种时代的音符,传播。(周小红)

    相关推荐

    灵川县江头村“姑娘节” 民俗文化魅力再现

    6月16日,周敦颐后禹的百年清官一一江头村,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姑娘节”,独具特色的民俗...

    昭州非遗民俗汇演为平乐妈祖文化旅游节添彩

    5月3日,平乐县城昭州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香龙舞、长鼓舞、花棍舞、竹竿舞等系列非遗民俗活动引来近千名游客...

    易县首届民俗风文化旅游节活动启幕

    1月28日,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到来之际,河北易县首届民俗风情年在清西陵景区精彩开启。大红的灯笼,手写的福字...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