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最美县域首页   >   最美县域   >   乡镇风采

    新添堡回族乡强化“四项举措”全面谱写民族团结时代新篇章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苍松  发布时间:2022-07-18

      新添堡回族乡位于会宁县南部,距县城15公里,是一个回、汉、东乡三个民族杂聚的民族乡,也是白银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总流域面积208 平方公里,耕地13.5万亩。共辖13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5563户19741人,其中少数民族14465人,占总人口的73%。曾先后四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获得白银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荣誉称号。近年来,新添堡回族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产业培育相结合,强化“四项举措”,助力民族乡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发挥“创建+党建引领”作用,坚定民族乡创建方向。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建强支部堡垒、强化理论武装,坚定创建方向。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党支部书记和各中心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层层靠实工作职责,逐级落实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把民族团结放在党员教育管理的首位,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建立党员“责任区”、组建“志愿服务队”等方式和开展“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活动,教育广大党员争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先锋模范和“领头雁”,强化基层支部发挥民族团结堡垒作用。建立乡党委会议、村党支部会议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学习机制,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省市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党的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列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党支部学习内容,及时组织学习,定期开展研讨交流,为民族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推进“创建+项目建设”力度,增强民族乡发展后劲。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生态环保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民族乡交通便利、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积极组织开展生态移民和地质灾害搬迁排查摸底,2022年谋划实施道口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推进沙湾村、新添村、大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积极有序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谋划建设沙湾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广场。推动农村“四好公路”提质扩面,利用少数民族乡专项发展资金,实施沙湾村道路硬化2.1公里。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2022年实施卫生厕所改造600座。落实“六大行动”,实施废旧地膜“以旧换新”行动,有效防治农膜污染。强化上游意识,实施历河治理项目,严格落实“河长制”,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林长制”,深入推进祖厉河生态带、乡区生态景观建设和环境整治,依托华家岭省级森林公园绿化建设项目,持续抓好村庄点和G247线国土绿化,为民族乡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夯实基层基础条件。

      探索“创建+社会治理”模式,夯实民族乡创建根基。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工作中,按照党建引领“五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要求,不断完善民族乡乡村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建立村级矛盾纠纷“五级”调处机制,按照矛盾纠纷的难易程度,依次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阿訇和寺管会人员、党支部村委会、乡上逐级进行调解,使大事化小、小时化了。近年来,全乡没有发生越级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实现了“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坊、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氛围。依托“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拓宽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助推基层治理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同频共振”。截至目前,全乡“码上反映”事件28件,28件全部及时答复化解,事件及时有效处置达到100%,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打造“创建+产业培育”体系,激发民族乡发展活力。坚持以国道247线过境段为主轴,采取“六个一批”模式,扎实开展撂荒耕地整治工作,集中整治撂荒地3000亩,发展现代农业,打造饲草玉米、粒用玉米种植千亩示范片5个。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引进海南祥瑞福实业有限公司,建设新添堡回族乡肉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带动民族乡群众大力发展肉牛养殖。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积极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创建,建成种养标准产业园13个。成立会宁县新添肉牛产业协会,申请产地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注册“新添肉牛”品牌,探索发展订单式养殖,形成公司和农户(合作社)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激发民族乡各族群众发展活力,为实现民族乡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产业基础。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新添堡回族乡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十二个必须”深刻内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入全乡重点工作,用情用力做好民族工作,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奋力谱写民族团结时代新篇章。

    相关推荐

    冒雨夜查防滑点,坚守一线保安全

        6月15日晚,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委、区政府召了防汛防滑紧急会议后,金河镇镇党委立即行动抓好落实。16...

    【我为群众办实事】拉家常解心结,“我服从搬迁”

      “感谢吴庭长啊,我们月底就搬,吴庭长说的话在理,我相信吴庭长!”贝某某握着吴庭长的手不住地道谢。  事情...

    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百名党员健康义诊活动

      在2021年全民营养周即将到来之际,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百名党员健康义诊活动...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