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从“一”做起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治理,促进乡村发展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乡村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出了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农村是我国发展基础最为薄弱的地区,但也是发展前景最为巨大的潜力股,要实现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就必须从“一”做起,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起,把目标定的实一点,措施定的细一点,步伐定的稳一点,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
带好一班人,当好群众的表率。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推进干事创业的基础和前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都不可以放松。要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锻造一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党组织书记要树立起“吃亏”意识和“奉献”精神,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第一要务,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把党的理论学深、党的政策学透、党的部署落实,帮着群众想、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办,以实际行动当好群众的表率。
办好一件事,赢得群众的认可。要把改善干群关系作为一切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民有所呼变为我有所应。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办事情、做决定多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多为群众考虑,不与群众争利。要建立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善于倾听群众的心声,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群众的“微心愿”结合起来,每一年、每一名党员干部为群众作出承诺,无论大小,办好、办成一件事情,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从一件件切身小事中感受到党员干部的真情付出,以干群关系大转变实现工作效能大提升。
选准一条路,争取群众的支持。乡村如何发展、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是当前大家都最为关切的问题,要始终秉承“乡村建设为群众而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的思想,如何规划村庄、谋划什么产业、村庄如何治理等等,通过召开群众会议、民情恳谈会等方式,多听听群众的想法和建议,善于从群众的智慧中总结提炼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同时,要注重在空间规划上留“白”、村庄风貌上留“旧”、生态打造上留“绿”、风土人情上留“文”、建设布局上留“魂”,着力打造一批看得见山、望的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一定方式、一定渠道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做好、做实群众工作,用足、用好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的政策红利,让群众认识清楚、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做强一产业,鼓起群众的腰包。要抓实抓细农业基础,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要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切实做好“土特产”大文章,立足资源禀赋,充分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要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抢抓中央和地方各级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统筹资源禀赋,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强化市场主体同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坚持让利于民,让农民群众成为产业链条的主体,获取更多收益。
摘掉一陋习,转变群众的观念。要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力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体现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为主要内容的公序良俗。用好村规民约、道德红黑榜、积分超市等制度,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坚持群众主体、久久为功,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要从最简单的人居环境入手,彻底转变群众的生活观念,结合农村实际,制定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机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入到村庄、户内环境卫生保洁队伍,打造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的美丽庭院。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对评选出的“好儿媳”“好公婆”等先进典型,不能只是一评了之,要树起来、学起来、推开来,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要让整治高价彩礼成为社会共识,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要积极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一些符合地方实际的基层民主协商议事载体,切实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 (作者系 新添堡回族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建办主任 李 涛)
相关推荐
6月15日晚,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委、区政府召了防汛防滑紧急会议后,金河镇镇党委立即行动抓好落实。16...
“感谢吴庭长啊,我们月底就搬,吴庭长说的话在理,我相信吴庭长!”贝某某握着吴庭长的手不住地道谢。 事情...
在2021年全民营养周即将到来之际,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百名党员健康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