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红石林镇茶产业促农民脱贫致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走进湖南省古丈县红石林镇,随处可见茶农正在新扩茶园的忙碌身影。红石林镇以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命名,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居委会,全镇1.48万人,是典型的土家族聚居地。近来年,红石林镇党委政府按照“率先脱贫、率先发展”的思路,全力推进“两叶一果”工程,农业支柱产业初具规模。茶产业作为红石林镇的传统优势产业,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茶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将茶叶基地建设与生产加工作为重点,推进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基地建设突出规模化,重点以铁马洲村为中心的万亩茶叶精品园打造,持续加大红石林、铁马洲、团结、龙天坪、坐龙峡等村的千亩产业基地建设。生产加工突出标准化,重点扶持锦华农业、青竹山茶业、富康农业等龙头企业,加快茶叶加工标准化厂房建设,提升茶叶深加工能力和茶叶品牌品质。目前,全镇有茶叶种植面积1.6万余亩,2019年新春已新扩茶叶1600余亩,以黄金1号、储叶齐、碧香早等优良品种为主,超额完成县定目标。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围绕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坐龙峡等知名景区以及传统村落、特色民族村寨等优势资源,合理布局茶产业,科学植入茶文化,重点打造了杜家坡、青竹山等茶旅示范点,茶旅农家游、生态游、体验游、民俗游等特色项目正成为旅游的新业态产品,特色民宿、乡村客栈和农家乐逐渐兴起,茶旅产业融合已初见成效。据统计,2018年全镇旅游达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0余万元。
将茶产业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通过产业扶持补贴政策,鼓励贫困农户开发茶产业,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推进扶贫模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实现稳定脱贫。同时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1带N”的方式与贫困农户结成利益联结共同体,贫困农民通过入股分红、获取劳动报酬等每年可增收2000元以上,茶叶产业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石峰 向书牧)
相关推荐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委、县政府把奶山羊产业作为富民强县兴村的首位工程,用全球视野定位奶山羊产业发展...
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山区,一方充满生机的热土,先辈们辛勤耕耘书写了振兴农耕文化的篇章:当代人继往开来,描绘着乡村...
雪菊加工厂的工人正在装罐。人民网 王慧摄“一朵朵雪菊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的。”呼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