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简介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繁體阅读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县域产业首页   >   县域产业   >   一县一品

    道真自治县蔬菜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来源:县域经济  作者:青梅 双羽  发布时间:2019-05-09

    五月初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略带丝寒意,在阳溪镇阳坝村的辣椒育苗基地,见到了“脱贫致富先进个人”高国权。谈及脱贫的话题,他对笔者说:“说句实话,与我们同龄的一些人相比,我要用钱的话,起码比他们方便得多……”

    今年42岁的高国权,因先天性残疾,曾经仅靠出租麻将机勉强度日。 2017年3月,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下,身残志坚的高国权流转了40亩土地种植蔬菜,并请来了10多名当地村民帮忙。

    2017年底,除去工人工资和成本,高国权当年便收入了5万多元,还被评为当地2017年的“脱贫致富先进个人”。2018年,他跟着合作社种植蔬菜和中药材,尽管遭遇了7月份的干旱,除去人工、种子等成本,他还是获得了4万多元收入。

    “以前我靠出租麻将机为业,到头来一无所有,每到过年,身上只剩几百块钱。自从上海帮扶干部来了后,我从2017年开始按季节种蔬菜,今年种辣椒100多亩,每年纯收入几万元是没有问题的。贫困户要想脱贫,不搞产业不得行。”高国权笑着说。高国权所说的上海帮扶,就是上海市杨浦区对口帮扶道真自治县。

    周灵是上海市杨浦区商务委副主任,也是帮扶道真自治县的干部,现挂任道真自治县委副书记。为了发展道真自治县产业,在实地调研后,他认为道真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但由于交通不便、销路不畅等原因,基本都是在本地自产自销,重重大山不仅挡住了村民们的眼界,也挡住了道真蔬菜的“去路”。

    “这道‘山门’必须打开,‘开门’之前,还得让当地群众转变观念。”周灵说。为改变这一状况,他提出“产销对接、以销售促产”的帮扶模式。

    为了使贫困户心里更加有底,周灵提议让村民将自己的菜地一分为二来耕种,一半种自己吃的菜,另一半种商品蔬菜,如果卖得好,再把菜地都种上商品蔬菜。

    “想想这位上海来的帮扶干部说得有道理,实在亏了,自家吃的还有保障。”跟村里许多人一样,贫困户张加莲把家里的三亩地作了分工,用一半土地种上了商品蔬菜。上海帮扶干部还在道真自治县建立“1+14+83”蔬菜产业模式,即在县级层面成立1个国有公司牵头,14个乡镇成立销售公司,83个村培育集体经济合作社,组织贫困户专心种菜。

    很快,贫困户种出的蔬菜开始上市。经上海帮扶干部多次与食行生鲜、永辉超市等企业联系,促成了更多企业与道真合作,道真成为上海的蔬菜产销对接基地之一。2017年5月,道真蔬菜第一次黔货“出山”,同年9月,22.7吨蔬菜从道真出发,直奔上海。

    据阳溪镇阳溪社区主任苟明红介绍,今年全社区发展红辣椒500余亩,青辣椒200余亩,花菜1500亩,莲花白700余亩,依照产销对接模式,先签订单,保底销售。“以销定产,给群众吃了定心丸,群众放心栽种。”苟明红说。

    “一车一车‘出山’的蔬菜,换来的不仅是经济收入,还有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周灵说。有了良好的开端,周灵继续盯紧蔬菜产业不放松,决心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共同脱贫。

    据悉,组建的利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对照正规企业的形象、文化、制度,提升运作效率,按照股东占50%、市场化运作10%、再生产投入10%、基础设施投入20%、农业保险10%进行分红,其中贫困户按照保底8%的收益连续分红不低于3年,将贫困户通过集体经济串联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补充,带动全体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致富。

    为了提高当地经济附加值高的蔬菜亩产,上海帮扶干部还联系了上海农科院在当地试种沪绿96号西兰花、培育宝塔花菜、紫花菜、黄秋葵等中高端蔬菜品种,建立起智能化育苗大棚,标准化冷链物流中心,从产地直通超市,把所有环节的增值部分都留在农民手里。

    阳溪镇蔬菜产业发展只是上海市杨浦区帮扶道真自治县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8年以来,道真共销售商品蔬菜6232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869.6万元,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300元。道真蔬菜产业蓬勃兴起,成为贫困山区百姓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说起今后的生活,高国权充满信心地说:“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机会这么好,我没有理由不努力,还会将蔬菜继续种下去。”

    周灵表示,脱贫攻坚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上海市杨浦区商务委将继续发挥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帮扶道真自治县,山海相连共筑致富路。


    “1+7+N”机制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来到河口镇三坝村陆家坝组的蔬菜基地,刚打开车门,就听到正在收菜的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河口镇宝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川介绍,2018年注册的该公司,系从事商品蔬菜产购销的专业企业,旨在帮助河口镇的菜农寻找销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去年商品蔬菜产值突破1亿元。

    向川说,公司把全镇7个村集体合作社统筹起来。依靠他们前面引进已经营5年的福贵公司提供技术,主要模式为1+7+N。1代表福贵公司,7代表7个村合作社,N代表他们自然人。股份分配是按福贵公司占40%;7个村占35%;自然人占25%。合作社全部用村集体经济入股,保底流转由公司先给,全年按纯利润的2%分红,用10%的资金壮大企业发展;5%用于公司管理人员的机制,所剩83%按入股股金进行分配。还有第二次分红:村里将50%用于贫困户,40%用于壮大集体经济,10%用于流转土地农户进行分红。

    “公司的成立,我的想法一是起到示范作用;二是想试验品种;三是成功之后,推广给老百姓,降低他们的风险;四是主要发展农户。然后,我们作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达到一定程度时,向全县推广,做大做强!”向川说。

    在公司的带动下,河口镇7个村(居)均成立了商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均组建了商品蔬菜购销公司,建成商品蔬菜分拣包装中心。自该公司成立以来,流转土地的3个村的3个基地,忙时每天达100多人在干活,按每人70元一天计,每天工作9小时,超时按加班计。去年付给农民工工资就达136万元。

    河口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远清说,河口镇辖7个村166个村民组,其中5个一类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全镇贫困人口1439户5436人,贫困发生率26%。如何将现有的蔬菜产业做大做强,让群众脱贫致富?一度成为河口镇党委、政府面临的难题。

    在上海援建部门的帮扶下,河口镇蔬菜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

    “上海援建主要帮扶我们设备、设施、资金以及技术指导、找销路、谋出路。2018年修建了智能育苗大棚,其中包括冷冻库。还有技术方面是和上海农科院联系,选购优良品种,全镇去年种植14000多亩。市场打开由上海来县里帮扶的周灵书记指导。”朱远清介绍说。

    朱远清说,宝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拣中心用人全是易地扶贫搬迁户,目的是解决他们的就业,要让他们搬进来,有就业,能发展。

    正在花菜地里收菜的张贵菊老人脸上写满了笑容,她介绍,在这里务工的都是些中、老年人。她家住三坝村陆家坝组,今年她61了,来这里务工,离家近,生活方便。下班后,还可以做家务。每月能为家里添补2000多的费用。

    如今,重庆永辉超市、贵州茅台集团、上海高校学生食堂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江苏食行生鲜公司等大型超市、企业、高校都有来自道真自治县的蔬菜。道真自治县的实践验证了一句话——东风吹开脱贫路,山储黄金地出银。(双羽)

    相关推荐

    宝鸡千阳勇当全国羊产业领头“羊”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委、县政府把奶山羊产业作为富民强县兴村的首位工程,用全球视野定位奶山羊产业发展...

    兰州市榆中县特色百合产业引发蝶变

    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山区,一方充满生机的热土,先辈们辛勤耕耘书写了振兴农耕文化的篇章:当代人继往开来,描绘着乡村...

    金花花开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雪菊加工厂的工人正在装罐。人民网 王慧摄“一朵朵雪菊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的。”呼和浩...

    站内导航






    Copyright@2018 县域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8 Zgxyjj.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0932号-3 合作热线:010-88923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