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曾经做过一项工作,让农民直接把菜拉到小区去卖,这样会减少中间环节。但其实我们消费者需要的是桌面的菜品,只有菜地的菜,没有肉怎么行?没有调味料怎么行?所以我们现在很多生鲜店,只有单一的菜品是不兴的。今天我们从传统的卖菜到位消费者提供成型的菜品。
还有个现象,我们发现一个3000户的小区,大概做到三四万块钱就做顶了,再也做不过去了。如果一个家庭一天吃30块钱,那么这个小区有10万块钱,还有6万块钱去哪里了?被其他竞争对手抢走了么?
直到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真的彻底改变了,就工作日的午餐,学生在学校吃、上班族在单位吃,年轻人没那么多人在做饭了。但是早餐和晚餐大部分还是在小区。所以我们把小吃档口建在我们场外,发现1+1>2的效果。
第二,收入水平带来的消费升降。
大家现在都在讨论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我觉得这个是个伪话题。消费永远在升级,因为中国没有发生动乱,也没有发生战乱,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收入的核心下降。因为消费升级这件事情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也包括受教育水平提高而带来的对健康认知的提高。
我认为,在未来十年,无论是经济大势是怎样的,消费者对于吃得更健康、更卫生、更安全这个事情是不可逆的。
有很多人看不懂生鲜传奇,生鲜传奇不是为当下准备的,而是未未来准备的,我们考虑的是五年、十年以后的事情,考虑的是1千家1万家店的规模如何去管理。
现在很多人在模仿我们,甚至包括一些大型上市企业,我看到模仿我们货架、摆货选品的照片,哭笑不得。因为我们在装货价是有两节货架散了,我让人临时订了两个木条把它加固一下,结果他们抄连着两个木条都抄去了,这样的企业如果能成功,那才是荒唐的。所以我们的消费者现在要更好、品质的商品,无论你用什么营销,什么花拳绣腿,什么技术手段,但归根结底都脱离不了商品,而生鲜是需要最好的地理属性的品控能力。我们安徽当地有个猪,徽系黑猪,是安徽最好的土猪,这个地方一年一直产4万头猪,我已经把它全部买断了,未来你吃黑猪只能在生鲜传奇。
但历史很有意思,所有真正成功的战役都是伏击,零售也是一样,追着别人抄是不行的,但如果埋伏在那里,等他们进来那就大获全胜。我做了20多年零售了,我发现所有跟随者都不会成功!
还有一个是自有品牌。现在很多零售商还在说,现款买断,因为只有现款买断才能更加赚钱。这是十年前的话题了,现在还有很多零售商乐此不疲,这本本就是中国零售的耻辱。
要赚钱关键在自有品牌,很多大超市自有品牌连1.5都不到,生鲜传奇现在刚刚过20%,我们未来要到50%60%,并且由我们去主导。我们主导商品的标准,比如我们卖的非常好的一款牛肉酱,我们价格必须便宜肉还要多。
第三,技术迭代一定会带来管理升级和服务升级。
其实技术迭代带来的不是一种销售方式。今天我们觉得技术迭代带来的销售方式的改变,但其实电子手段最终是要让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服务变得更加有人性。